绵阳市商务局关于公开征求《促进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公告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发展的决策部署,我局研究起草了《促进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修改意见建议,以期完善相关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和国家利益。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6月16日。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一、电子邮件地址:5342371@qq.com
二、邮寄信件:绵阳市涪城区玉泉中路(园艺山集中办公区9号楼B区)绵阳市商务局,信封请注明“促进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
联系人:陈涪
联系方式:2233182
附件:促进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绵阳市商务局
2025年6月10日
附件
促进平台经济产业链(以电子商务为重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协同推进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汇聚资源、建圈强链的要求,牢牢把握创新发展、健康规范主基调,加快推进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的通知》(川办发〔2024〕35号)、《推动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川平台链办〔2025〕1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一、支持培优育强市场主体
(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电商企业在新技术应用、经营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消费等方面创新发展,支持企业融入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和优质链属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数字商务企业和省级示范创建评选。鼓励区域大型制造企业、生产商、经销商建立B2B采购和销售平台,提高行业内、链条上企业制造能力和供应水平。支持企业与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大型综合平台合作,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拓展经营渠道,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综合效益。
(二)支持传统企业创新融合经营。支持制造业企业、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施主辅分离,创新经营模式,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方式,开拓市场,构建多元化网络营销渠道,提升网络销售额。
(三)支持主体梯次培育。分级、分类指导符合条件的从业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按照省、市服务业“转企升规”政策给予激励。
(四)支持企业招引。鼓励县(市、区)、园区和市场主体积极招引全国性、区域性电商平台企业及其关键配套企业,重点围绕医疗、康养、文旅等本地生活领域招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平台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平台总部型投资建设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名单。
二、支持平台经济产业链集聚发展
(五)支持示范基地创建。支持新建、改造提升产业资源汇聚、创新要素丰富的平台经济产业链集聚区,加强网络、算力、物流等基础设施和咨询设计、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上下游集聚发展,争创国家、省级电商示范基地。
(六)支持跨境电商承载区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和园区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跨境电商承载区与高校、跨境电商运营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产贸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的跨境保税模式,打造进出口商品的区域集散中心。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元化主体整合资源,通过自建、共建以及租赁等多种模式参与海外仓的建设与运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支持工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引导利用第三方跨境平台,建设独立站,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支持业态创新与融合赋能
(七)支持直播电商发展。推动“直播+”融合发展,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直播业务,发展“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模式,依托三台、梓潼健康食品产业园,绵阳米粉、江油肥肠、北川平武香腊等绵阳造名特优产品、老字号、非遗产品,激发县域公共品牌汇集资源优势,打造网销爆款产品、品牌和电商直播基地。
(八)支持数字化赋能创新场景应用。鼓励企业运用AR/VR、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创新打造多元融合应用场景。实施社区、楼宇、园区等区域智能服务改造,创新“平台+本地生活”,推动餐饮住宿、运动健身、亲子教育、娱乐休闲等本地生活服务升级,打造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支持家政、洗染、维修等居民生活服务企业与社区电商、生活服务平台对接,开设服务专区,自建服务平台,拓展线上预约、评价、支付等功能,扩大服务消费。鼓励各类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小区便利店拓展“店仓一体”模式,发展即时零售。
(九)支持举办和参与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支持平台经济产业链市场主体参加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和西部跨境电商博览会的重点展会。鼓励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及行业协会结合“川货电商节”“国际熊猫消费节”等重大活动,以“爱绵阳巴适购”消费品牌为统揽,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促销和产销对接活动。
四、支持夯实基础设施和要素支撑
(十)支持快递物流提质增效。支持重点区域改造提升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构建城市“统仓共配”体系;鼓励市场主体新建、改建仓储分拨中心、分拣中心、供应链中转仓、前置仓,提升配送效率;支持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及新能源配送车辆;支持电商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数据交换共享,加强与本地配送企业合作,提高本地商品发货量。
(十一)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乡镇快递网点数字化改造,鼓励新设快递服务点、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提升站点功能;鼓励本地商贸流通企业、连锁经营企业供应链服务下沉,布局县域配送网络,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上行。
(十二)支持人才培养引进。支持高校加强平台经济产业链学科优化调整,支持产教联合定向培育实用型人才。支持网络名人加入“一村六员一主播”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支持各县中心镇培育电商助农主播(团队)。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职称评定,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各级人才计划(项目),申报“科技城人才卡”。鼓励市县两级职能部门、行协、商协会组织举办专业培训,建立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人才培训机制。
(十三)鼓励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用好“全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鼓励银行机构针对平台经济产业链小微主体制定减费让利。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平台经济市场主体提供低费率融资担保服务。
(十四)支持构建平台经济产业链数据服务体系。支持建立平台经济产业链经营主体数据统计库,建设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机制,建设覆盖全产业链的统计数据收集、汇总、分析系统,利用市场大数据分析,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统计监测体系。